我们知道杀软在API函数的监控上一般有两种手段,一种是在3环直接通过挂钩到自己的函数判断是否调用了这个API,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0环去往SSDT表的路径上挂钩来判断进0环后的操作。那么我们如果不想杀软监控我们的行为,之前提过的内核重载是一种绕过的方式,但是内核重载的动静太大,这里我们就通过直接重写3环到0环的API,通过重写KiFastCallEntry
来自己调用内核的函数,以达到规避杀软的效果。
我们知道一些游戏为了防止被分析会加入反调试的代码,那么我们的木马样本同样也需要用到反调试技术。攻和防其实是相对的,只有了解了调试的原理,才能更深入的进行对抗,本文就对一些常见的反调试手段进行总结并对深层原理进行探究。
攻与防都是相对的,只有掌握细节才能更好的对抗。
我们知道常见的注入方式有IAT hook、SSDT hook、Inline hook等,但其实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基于修改函数地址的hook,一类则是基于修改函数代码的hook。而基于修改函数地址的hook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只能hook已导出的函数,对于一些未导出函数是无能为力的,所以在真实的hook中,Inline hook反而是更受到青睐的一方。
在windows里面触发异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:软件断点、内存断点、硬件断点来实现,本文对这三种方式进行原理分析,通过自己构造代码来实现调试器的效果。
关于windows异常处理的探究。
内核重载听起来是一个很高大上的概念,但其实跟PE的知识息息相关,那么为什么会有内核重载的出现呢?
我们知道从ring3进入ring0需要通过int2e/sysenter(syscall)
进入ring0,而进入ring0之后又会通过KiFastCallEntry/KiSystemService
去找SSDT表对应响应的内核函数,那么杀软会在这两个地方进行重点盯防。
我们知道在0环进行PEB断链可以达到隐藏进程的效果,但是这只是作为权限维持的一种方法,如果要想完美的隐藏进程几乎是不可能的,本文就基于全局句柄表PsdCidTable
,来找到隐藏进程的效果。
断链这种技术非常古老,同时应用于非常多的场景,在内核层如果我们需要隐藏一个进程的内核结构体,也会使用这种技术。本文基于PEB断链在用户层和内核层分别进行实现,在用户层达到的效果主要是dll模块的隐藏,在内核层达到的效果主要是进程的隐藏。
Windows所提供给R3环的API,实质就是对操作系统接口的封装,其实现部分都是在R0实现的。很多恶意程序会利用钩子来钩取这些API,从而达到截取内容,修改数据的意图。现在我们使用ollydbg对ReadProcessMemory进行跟踪分析,查看其在R3的实现。